「什麼是週波治療?低週波與中週波有什麼差別?」

「什麼是週波治療?低週波與中週波有什麼差別?」
現代人因久坐、姿勢不良或運動損傷,常出現肌肉痠痛、緊繃或末梢麻木等問題。除了按摩、熱敷等方式外,「週波治療」也是常見的物理療法之一,透過電刺激幫助身體舒緩不適、改善循環。
週波治療依照電流的頻率不同,大致可分為「低週波」與「中週波」兩種方式。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差別?哪一種更適合你?讓我們一起來了解。
什麼是週波治療?
「週波」是指電流的頻率,也就是每秒震盪的次數,單位為赫茲(Hz)。
週波治療儀透過電極貼片,將一定頻率的微電流傳導至皮膚表面,刺激神經與肌肉,達到以下幾種效果:
- 緩解肌肉痠痛與疲勞
- 改善末梢血液循環
- 放鬆緊繃肌群
依照不同的頻率範圍,週波治療可區分為「低週波」與「中週波」兩種形式,其作用深度與體感效果也有所不同。
什麼是低週波?
低週波治療器的頻率範圍通常在1000Hz以下,屬於較低頻率的電流。低週波電刺激指的是頻率在 1000 Hz 以下 的電流,多集中在 1~200 Hz 區間。這種頻率的電流主要作用在表層肌肉與淺層神經。低週波特別適合用於表淺肌肉的止痛和放鬆,對於肩頸痛、肌肉酸痛、關節炎等慢性疼痛管理非常有幫助。
什麼是中週波?
中週波治療器的頻率範圍約在1000至10000Hz,屬於較高頻率的電流。
由於頻率較高,人體表皮阻抗較低,電流可更順利傳導至深層肌肉與神經組織,且感覺較柔和,不易刺痛。中週波設備早期多用於專業醫療院所,隨著技術發展與成本降低,現在也有許多中週波產品導入居家使用場景,讓一般使用者也能輕鬆享受深層療效。
低週波 | 中週波 | |
頻率範圍 | 1~1000 Hz | 1000 ~ 10000 Hz |
刺激深度 | 表層神經與淺層肌肉 | 深層肌肉與神經 |
感受 | 明顯刺麻感、跳動感 | 柔和舒適、較無刺痛感 |
使用場所 | 居家或門診皆常見 | 過去多用於醫療院所,現在也有家用型設備出現 |
哪一種比較好?選對才是最重要的!
低週波與中週波並沒有絕對的優劣,關鍵在於依照自身需求與使用情境選擇合適的頻率:
- 低週波刺激集中在淺層,對於短時間的酸痛舒緩與放鬆效果良好,適合肩頸僵硬、肌肉疲勞等狀況,且設備通常設計簡單、價格實惠,容易上手。
- 中週波則具備更強的穿透力,可作用於深層肌肉與神經結構,常見於慢性疼痛管理、運動恢復與復健使用。
隨著科技進步與產品平價化,中週波逐漸成為電刺激治療的發展趨勢,更多家用產品已具備中週波功能,讓消費者能在家中享受專業級療效。
使用週波治療儀的小提醒
無論是使用低週波或中週波產品,都應遵循使用說明,並注意以下事項以確保安全:
- 禁止用於:心臟部位、頸動脈、生殖器、外傷未癒部位、黏膜區域等敏感位置
- 懷孕、裝有心律調節器、正接受癌症治療者應避免使用
- 使用前後請保持皮膚清潔乾燥
- 若有不適、過敏或症狀未改善,應立即停止使用並諮詢醫師
週波治療是一項安全、非藥物的物理治療方式,適當運用可幫助緩解痠痛、促進恢復,是現代人疼痛管理的好幫手。無論選擇低週波或中週波,重點是依照個人狀況與需求正確使用,讓療效真正發揮、生活更輕鬆自在。
About Glucose
其他一般健康相關資訊文章